Psilverhome白银之家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1805|回复: 5

路财主:对比中国与美国的资产规模

[复制链接]

11

主题

25

帖子

452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452
发表于 2021-4-4 20:40:4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路财主:对比中国与美国的资产规模
  • 130
[size=1.6]
美联储有个表格,叫做美国金融账户(Financial Accounts of the United States),里面统计了1952年到现在美国居民部门每个季度所拥有的资产和负债情况。
根据这份表格,截止2020年四季度,美国居民部门所拥有的总资产规模是147万亿美元,其中负债为17万亿美元,美国人的净财富(Net Worth)为130万亿美元。
在147万亿美元的居民部门资产当中,金融资产(Financial Assets)规模为105万亿美元,而非金融资产(Nonfinancial Assets)则有42万亿美元。
进一步细分下来,非金融资产又可以划分为非营利性资产(Nonprofits)4.4万亿美元,耐用消费品(Consumer Durables)6.2万亿美元,房地产(Real estate)32万亿美元。
金融资产就比较复杂,包含了居民部门直接持有的股票、间接持有的股票,直接持有的债券,非公司商业资产(Noncorporate Businesses),固定福利计划(DB entitlements)和现金。
如果不考虑人本身,不考虑领土、矿产、水、生物等自然资源,也不考虑文物、钻石、宝石之类的另类资产,从以上这些数据里,我们可以简单总结,仅考虑可供交易的金融类资产,美国居民所拥有的总财富目前达到了147万亿美元,对比3.3亿的美国总人口,这意味着,平均下来,每个美国人拥有高达45万美元的财富。
即便是剔除负债只考虑净财富,男女老幼都算上,平均每个美国人净财富接近40万美元。
美联储特别强调了,这是居民部门所拥有的财富,并不包括政府部门所拥有的财富。
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,美国的经济体系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,政府机构所拥有的可供交易的金融资产极少(只是拥有一些办公楼和土地资源),整个国家的绝大部分财富,都是隶属于居民部门。
对比之下,2020年5月份,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介绍称,中国的总资产已经超过1300万亿元,如果按照现在6.5的汇率计算,这意味着,中国的总资产达到了200万亿美元,超过美国的总资产30%还多。
中国有14亿人口,一平均的话,人均资产达93万元人民币,相当于美国的1/3。
有网友不淡定了,说中国原来也人人都是百万富翁,只是自己拖了后腿……
有鉴于此,国家统计人员出面解释说:
“实际上,总资产是全社会资产总和,不全是居民家庭资产,是包括非金融企业部门、金融机构部门、广义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的资产总和,其中资产又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。”
这个解释其实还有点含糊,因为经济基础制度的不同,诸如非金融企业部门、金融机构部门的资产,在美国的统计体系里,都是居民部门财富的一部分,但在中国却并非如此,非金融企业部门、金融机构部门的资产,绝大部分并不隶属于居民部门。
以前的一篇文章中,我曾经做过一个估算,中国居民部门的财富,大约占到中国国家总资产的40%,约510万亿元人民币,按照当前的汇率计算,是78万亿美元,是美国居民部门总资产的一半左右。
中国的人口是美国4倍还多,居民部门资产是美国的一半多一点儿,算下来,中国居民部门的人均总财富量大约只有美国的1/8左右,而由于GDP的分配问题,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只有美国的1/12,下面就是当时估算的表格。
以上分析,是总量上考虑,自上而下进行估算,而另一方面,我们还可以通过统计主要资产类别的规模,自下而上进行估算。
无论美国还是中国,最主要的三个大类资产,都是股票、房地产和债券。
根据美国最大的房地产网Zillow统计,2020年底,美国的房地产总价值为36.2万亿美元。
相比之下,中国房地产总市值的统计,并没有一个相对权威的口径,而且区域的房地产价格差异要远远超过美国。
例如,有人利用城镇人均住房面积、二手房均价的方式,计算出来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四个一线城市,计算出来其房地产总市值分别为40、47、18和33万亿元人民币,合计137万亿元。
按照一线城市房地产在房地产总市值中占比1/4的话,就可以估算中国房地产的总市值大约是514万亿元人民币,折合79万亿美元,这远超美国房地产的总市值。
我们这里,不妨引用央行的调查数据,加上卫生部门的城镇户数统计来进行估算。
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课题组,曾于2019年10月中下旬,在全国30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对3万余户城镇居民家庭开展了资产负债情况调查,这是国内关于城镇居民资产负债情况最为完整、详实的调查之一,结果显示:
2019年,中国城镇居民户均家庭总资产为318万元/户,其中房地产占比接近7成。
另一方面,智研咨询借鉴了卫生部门的数据,发布了《2019-2025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市政工程规划建设报告》,其中提到,2018年中国家庭总户数4.5亿户,其中的城镇、农村家庭分别为2.8亿、1.7亿户。
根据以上两份数据,不考虑农村,仅考虑2018年底中国城镇的房地产总市值就已经达到318*68%*2.8=605万亿元。
如果再考虑2018年到2020年房价增长,再考虑农村居民的房地产(小产权房+宅基地房),2020年底中国的房地产总市值应该在700万亿元以上,折算美元超过100万亿。
这700万亿元的房地产市值,约占到了中国国家总资产的一半。
关于中美股市的规模统计比较简单确切,查各大交易所数据即可得出。截止2020年,美国股市总市值约52万亿美元,而中国股市总市值77.5万亿元人民币,折12万亿美元。
除股票和房产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大类资产就是信贷类资产。
综合各种资料,目前已经发售的美国债券存量规模约在55万亿美元,其中包括23万亿的国债,12万亿的房地产抵押债券(MBS)、11万亿的公司债,5万亿市政债以及其他少量的机构债券、资产抵押债券等。
这里需要说明的是,美国已将主要的贷款资产都给证券化了,变成了债券,而中国并没有,所以与美国相比,中国的信贷资产需要额外加上贷款这一项。
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,目前中国的债券存量约120万亿元人民币,其中包括政府债券46.4万亿元,企业债券28万亿元以及其他各类债券性质的信贷资产45万亿元,如果再考虑到中国金融机构贷款规模高达170万亿元,两者合计意味着中国的信贷资产总规模高达290万亿元,折算美元约45万亿。
这样一来,我们就可以把中国与美国三个最主要的大类资产规模对比列成表格。

   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3

主题

19

帖子

303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03
发表于 2021-7-6 21:25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1613509089 于 2022-1-23 14:21 编辑

路财主:从央行印钞,到贫富差距,再到民粹主义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3

主题

19

帖子

303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03
发表于 2021-7-15 14:47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1613509089 于 2022-1-23 14:21 编辑

路财主:大通胀,正在路上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3

主题

19

帖子

303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03
发表于 2021-7-26 07:33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1613509089 于 2021-10-31 09:25 编辑

超长期来看,黄金价格现在到底贵不贵?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3

主题

19

帖子

303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03
发表于 2021-8-4 15:37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1613509089 于 2022-1-23 14:21 编辑

这次的通胀,不会是暂时的!

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3

主题

19

帖子

303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03
发表于 2022-1-23 14:33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1613509089 于 2022-3-3 12:21 编辑

凭栏:刚刚,油价突破110美元——通胀与黄金逻辑正在重构
文:凭栏欲言
俄乌战争已经进入第7天,战争扔在拖着,而拖的越久,极端风险概率越大!
但战争最大的问题在于,它打破了某种信心!
它打破了对国际安全秩序的信心!
秩序动摇,很多东西都会重构!

01
军备?
这个世界承平日久,如同一场长长的美梦,而现在,美梦已被惊醒了,
这代人似乎从未感受过,世界大战竟然会如此之逼近,安全秩序竟然会如此不可信任。
梦醒了之后的人们会不会后怕?
军备要不要加强起来?
加强军备从来不会去消费金融品的,它消费的都是真实的物资!

而真实的物资是不会如同金融品一般凭空变出来的!

02
通胀逻辑重构
军备与物价:
一个新的影响因素出现了,秩序的动摇恐怕会刺激各国强化军备!
全球几乎所有政府都是靠借债过日子,军备怎么搞?
大概只能继续借债!债拿什么还?大概只有一条路,赤字货币化!

1)    赤字货币化会因军备(或支援)而增加。
2)    对实体物资的需求会因军备(或支援)而增加;
3)    制裁和战争,会影响实体物资供给能力。
钱多了、需求多了、供应少了,实体物资价格怎么走呢?


SWIFT与物价:
SWIFT制裁,的确是“金融核武器”,一旦使用威力巨大,但利弊两相依,
一个问题是,将某方踢出SWIFT系统,肯定会让美元的全球需求量、适用场景和影响力深受影响。
另一个问题是,其他国家会不会想,万一制裁的是我呢?
这会不会使得美元全球需求量、适用场景和影响力受到影响呢?

而如果美元适用场景下降,更过剩的美元就会冲向更稀缺的(使用美元交易的)商品。
SWIFT制裁威力最强大的时候,也将是物价最危险的时候。
加息与物价:
加息不可能不加了,只是有温和加息与更温和加息的差异而已。

从货币流向来说。加息总是会首先刺激资产行业下跌,
如果加息比较迅猛,资产中溢出的流动性,超过了央行回收的流动性,才会刺激实体物资下跌。

但如果加息比较温和,资产中溢出的流动性,甚至会超过央行回收的流动性,
反会刺激实体物资上涨,刺激通胀升高
另一个角度从供需关系来说,倍数效应指终端需求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产业链放大,
加息对终端需求的压制会通过产业链放大,也就是对产能的伤害会超过对终端需求的伤害,也指向刺激通胀升高)。
央行会迅猛加息吗?当然不可能!
人性决定了美联储加息一定是选温和的方式(尽可能的保证通胀很高但又没有完全失控的加息方式
,那么通胀就是一种必然!反过来说,没有通胀如何缓解各国政府的财政压力?
通胀是既定的!区别只不过是通胀很高和通胀失控的差异!
在秩序动摇的背景下,美联储加息将力图更温和,结果就是通胀会在失控的边缘疯狂试探!
石油一周涨了15%,已经突破110美元。
粮食大幅飙涨!美麦一周涨15%,马棕油一周涨13%。


战争冲击,秩序动摇,通胀逻辑正在重构!

03
黄金逻辑即将重构
能源和粮价是通胀的底盘,能源物价双双暴涨,全球通胀还能稳得住吗?
货币有两大功能分别是价值储存流通便利。在价值损失与流通便利之间,始终会有个权衡问题:

1)    如果通胀尚可忍受,那怕货币价值有点损失,
人们对于流通便利的喜好还是会超过对于价值损失的厌恶,人们就不会弃用法币。
美元确实有最好的流通便利性,只要美元还能稍微残留一丝底线
哪怕通胀有点高,哪怕价值损失有点肉疼,资金还是会因钟爱便利性而流入美元。

2)    但如果通胀已经无法忍受,那么对于价值损失的厌恶就会超过对于流动便利的喜好,
资金就会宁肯损失一些便利性,也要去寻找更为可靠的价值储存手段,比如物资和贵金属等。
纵观历史,纸(法)币的最终下场无一例外都会因为狂印滥发自行走上绝路
被贵金属(甚至是贱金属,铁铜等)取而代之!

纵观历史,还有什么比黄金更可靠的价值储藏手段?

美元最大的竞争对手从来都不是什么欧元啊日元啊又或者其他货币,
而是黄金!法币从未摆脱黄金的竞争!

哪怕目前退出金本位已经半个世纪,各国外汇储备中黄金仍是最具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资产,
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执行也始终在暗暗的锚定黄金,尽量不出现实际负利率,
但是现在,这一原则恐怕已经消失了!

当然,打压黄金可以尽量掩盖法币问题。为了限制俄罗斯卖黄金融资,
也为了尽可能的保持美元地位,美联储是有动机打压黄金的,黄金的上涨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!
但动机始终都会伴随能力的约束,有动机没能力又不是没发生过!
1960年代末美联储也曾打压过黄金,但最终因货币不肯收紧,影响通胀失控,最终失去了打压黄金的能力!

1967年11月17日,英国大使没有任何事前沟通突然通知美国总统约翰逊,
英镑将在第二天贬值14.3%。英镑贬值引发持有纸币的不安全感,黄金兑换潮出现。
各国政府合力卖出黄金压制,1967年11月20——27日,一周时间卖出64.1亿美元黄金,
其中美国占了59%。
1970年底消费物价再次持续上涨,打压黄金政策最终失效,黄金上涨失去控制,1971年,美元终结金本位。
而现在,在加大制裁之下,恐怕俄罗斯未来只好以资源和黄金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,
这会有助于提高黄金的地位。而秩序动荡影响之下,美联储货币立场总会倾向于更加温和的加息,
这会导致通胀在失控的边缘持续疯狂试探,也会加强黄金地位。
一旦黄金地位得到彻底加强,为了避免本国外储出现损失,合力压制黄金价格的央行联盟就容易分化。
一旦央行们开始增持黄金,就将与民间需求共振,刺激黄金王者归来!
通胀在失控的边缘持续疯狂试探,黄金逻辑即将重构!
小结:
战争最大的问题在于,它打破了对秩序的信心!

在秩序动摇的背景下,通胀在失控边缘疯狂试探,黄金在酝酿王者归来!

黄金,历经千年,从不褪色!
END


漫谈

时代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Psilverhome白银之家

GMT+8, 2025-5-2 22:39 , Processed in 0.043102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